©2017 江西古叶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赣ICP备18008228号-2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昌
古叶仙积极践行“健康中国”大健康战略,以开放包容的心态,合作共赢的思维,与社会各界共谋健康产业大发展,引领健康生活,共创健康财富。
15056000001
直营地址
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经济开发区温圳工业园区
古叶仙 健康之品 养生之道
基地地址
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经济开发区温圳工业园区
资讯详情
文以载道,紫砂壶亦能载道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文以载道,紫砂壶亦能载道。“一壶茗茶道禅味”,壶之道在其抱璞,在其守拙,在其于声色和喧嚣的世中保存着淡泊明净的温和。
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,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,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合,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。九流十派,百家争鸣,儒道释三家并存,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,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。明代中期后,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,王阳明倡导“心学”,融释家禅宗、道家清静与儒家中庸,形成新儒学,强调“厚德以载物”。
紫砂壶以其平朴自然、内敛古雅的物质,正好以壶茶一味“贯”了中国传统之“道”:

紫砂壶透气性好,泡茶不易变味,暑天越宿不馊。久置不用,也不会有宿杂气,只要用时先注满沸水,立刻倾出,再浸入冷水中冲洗,元气即可恢复,泡茶仍得原味。
紫砂壶能吸收茶汁,壶内壁不刷,沏茶而绝无异味。紫砂壶经久使用,壶壁积聚“茶锈”,以致空壶注入沸水,也会茶香氤氲,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,也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。
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,寒冬腊月,壶内注入沸水,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。砂质传热缓慢,泡茶后握持不会烫手,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,不会受火而裂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,就曾有“松风竹炉,提壶相呼”的诗句。
紫砂壶使用越久,器身会因抚摸擦拭,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,气韵温雅。所以闻龙在《阳羡茗壶系》说:“壶经久用,涤拭口加,自发暗淡之光,入可见鉴。”
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,砂泥色多彩。且多不上釉,透过历代艺人的巧手妙思,紫砂壶便能变幻出种种缤纷斑斓的色泽、纹饰,加深艺术性。紫砂壶之风行,打破了繁复的茶饮程式,一壶在手,自泡自饮,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,可以尽情发挥思想,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、敦厚、静穆、闲雅的精神韵律。
如此种种,正如苏东坡所言:“铜腥缺涩不宜泉,爱此苍然深且宽。”这位人生阅历丰富的诗人漫声吟咏,也许正说出了壶道的真谛。
李伟: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、中青年陶艺家。197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,1987年涉足紫砂艺术,在紫砂工艺厂艺培中心学习。师承紫砂艺人丁亚平
上一篇:
无
一把紫砂壶,承载多少文化与风雅
下一篇: